市残联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2017年11月)
我市有64万残疾人(持证残疾人18.8419万人),其中86%生活在农村。近年来,我市结合系统工作内容把残疾人就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从“抓机制、重培训就业、分层次、强服务、施救助”五个方面入手,切实为残疾人扶贫工作创造条件、提供资源、优化环境。
一、从建机制入手,统筹推进残疾人扶贫体系建设。把强化三个要素扶持作为规范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我市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52号)文件为契机,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意见》、《市区福利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补助的实施办法》、《徐州市城区护理保险实施意见》等文件。对福利企业贷款技术改造给予贴息,对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在市残联的推动下,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被纳入各县(市)、区残联重点工作。二是强化法规扶持。我市以全面执行《江苏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苏财综﹝2017﹞2号)文件为抓手,坚持把残保金征收作为撬动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有效支点,促进残疾人就业脱贫。完善“政府信用、财政牵头、残联年审、地税征收、达超奖补、依法清欠”征收工作新模式。提升残联的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促进了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项目扶持。通过建设“残疾人之家”这个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筛选符合残疾人特点的香包、服装加工、电子元件组装、玉石雕刻、剪纸、刻画、编织、毛绒玩具制作等劳动项目,让不具备进入正常劳动力市场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并获得几百到上千元的劳动报酬。2017年,从事辅助性就业残疾人达1035人。四是利用基地扶持。现有的12个残疾人扶贫基地从“建基地、重培训、拓渠道、强服务”四个方面入手,不仅吸纳部分残疾人就业,还带动辐射残疾人家庭增收脱贫。
二、从促就业、重培训入手,不断提高残疾人脱贫能力。在就业方,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市残联联合市人社局举办残疾人招聘会一场,自行联合有关用人单位举办专场招聘会一场,徐州宗申车业有限公司、徐州联志电子有限公司等近20家单位,提供岗位近200名,有30余名残疾人经试用与应聘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县区开展了残疾人就业援助月工作,共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8场,帮助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44人。目前,新增各种形式就业943人,劳动力转移60人。同时,市残疾人就管中心开通了“徐州残疾人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与企业和机构合作,发布用工信息。培训方面。依托四个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免费技能培训。一是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大市的优势,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经费补贴与培训质量、一次性就业率相挂钩制度,促进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质量和成效的提升。二是依托各类行业企业,按用工适应性工种、工艺、工作的需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训后工、先工后训、边工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培训,择优录用。三是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发挥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的残疾人基层组织体系作用,精心组织邀请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授课,带动有就业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参加培训。四是加强实用技能培训。年培训盲人保健按摩师81人,各类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扫盲培训残疾人1300余人次。
三、从分层次入手,解决残疾人就业脱贫的平台问题。近年来,我市围绕“抓就业、保稳定、促脱贫”,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策,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有效脱贫。一是量身帮扶,推动“金字塔塔底”贫弱残疾人辅助就业、实现脱贫。加强与扶贫部门协作,在新一轮低收入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中,农村4万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建档,并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做好贫困残疾人就业心理疏导,摈弃自身就业能力低下的观念,改变残疾人只有等靠低保或两项补贴救助等政策生存的思想,促使残疾人思想上脱贫。通过开展辅助性就业,实现心理、文化、能力等多重贫困叠加困难残疾人就业,改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社会偏见。二是积极推动,促进“金字塔塔身”有能力残疾人灵活就业、积极创业。瞄准徐州是全国工程机械制造强市的特点、全省建材工业基地的特情和全省设施农业大市的特征,强化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建设。邳州市春风集团共计吸纳1100余名残疾人从事塑料分拣工作。开展“互联网+”就业模式。借助我市电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早、覆盖广的有利条件,开展肢体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对有创业愿望的,一方面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基层残联还给予一定的设备扶持。在城区,对1475名车主进行就业安置和困难救助(其中590名有就业能力的进行就业安置,对885名不符合就业条件的车主进行困难救助),共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三是主动跟进,鼓励“金字塔塔尖”优秀残疾人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