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包含了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的表格被导入系统,再输入人均筹资标准100元、单次最高金额5万元等几个数据,就生成了“一村一案”的补助方案。秦忠的疾病属于级别最高的第八档。
“村级医疗互助则是按病种给予补偿,不论在哪里看病,一样的病种一样补。现在他们知道找村干部打招呼也不管用,都由电脑说了算。”大学生村干部吴萍笑着说。
在报销结算上,秦生才回忆,他让孙子帮忙通过平台APP上传了儿子的出院记录、住院费用清单、基本医保结算单等3项资料,在精准认定病种、对照村补助方案后,补助金额过了3天左右就发给了他。
规范制度 多方共赢
■村委会管理互助资金闭环运行,全程接受监督
在江阴,“乡村医疗互助”制度推行一年来,已覆盖人群86.2万,年度补助资金9500万元,年度有10万人次领取到补助。所有病种平均补偿水平在实际发生费用的9.5%左右,其中大病病种补偿水平达到实际发生费用的20.9%左右。
“江阴近年来平均实际住院补偿比基本达到50%,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有望提高到51%。村级医疗互助跳出了政府‘托底’思维,依靠村民自治、发动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手段,进一步减轻了村民医疗负担,提升了家庭抗大病风险能力。”江阴市副市长虞卫才介绍说。现阶段,该市已将开展村级医疗互助纳入农村工作要点,从鼓励、推动到规范、提升,确保这项制度健康有序长效发展。
村级医疗互助资金均由村委会负责管理闭环运行,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使用并全程接受监督。在运行上,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原则进行年度预算决算编制和补助结报,如有结余则自动转入下一年度。这种“摆得上桌面、经得起盘问”的方式,令村干部的威信得以提高、干群间关系也更加融洽了。作为管理费用,村里每年需向平台缴纳实际补偿费用的2%,一般的村为5000元左右。在村干部们看来,这笔费用远低于请专人运行的成本。
源源不断社会力量的加入,是乡村医疗互助的活力所在。秦生才的乡邻、正在创业起步阶段的村民徐冀表示,母亲两次生病住院总共从村级平台上报销6万多元,帮助家里渡过难关……他打算在公司盈利后也加入到爱心企业。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认为,江阴探索村级医疗互助为我国多地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据悉,除江阴外,已有7省的1283个村正在学习启动或复制该模式。其中江苏无锡市、苏州张家港市已全面覆盖;常州、南通等地也正在研究推广方案。江苏省扶贫领导小组近期发文,“鼓励各地学习借鉴无锡等地的做法,利用政府资助、社会捐赠、集体出资和群众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建立乡镇或村级医疗互助机制,引入有成熟技术的第三方管理”。这不仅有助于农村治理创新的推动落实,也是依托社会力量对精准扶贫脱贫路径的探索实践。
合力把“盆景”做成“风景”(编辑手记)
张武军
如何防止和兜底“因病致贫”是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江阴市探索建立村级医疗互助制度,相较于传统模式,解决了两大难题:公共医疗资金池的匮乏和单一来源,导致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医疗资金在分配环节的不公开透明,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江阴市引入第三方平台,以众筹方式夯实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基础,并将“互联网+”作为技术手段,减少了人为因素干扰,保障了补助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有关经验如何向更多地区推广?对于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基层自治组织或政府能否提高公共资源管理和运行的透明度更为重要。只有取信于民,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集体认同感才能得到保证。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通过制度建设和技术等手段,探索出公平与效率兼备、成熟灵活的不同农村医疗互助模式,把一处“盆景”做成更辽阔的“风景”。
《 人民日报 |